明園人 | 用匠心和汗水筑就同一個夢
來源:集團總部
白玉蘭獎、最佳住宅施工獎、十大熱銷樓盤、最受歡迎樓盤綜合金獎、國際花園社區銀獎、詹天佑獎、優秀住宅節能環保獎、年度園林綠化十佳工程獎、中國著名樓盤及最具影響力樓盤獎……從世紀城、小安橋、九龍灣到森林都市,明園出品,必屬精品。幢幢明園樓,是集團領航者帶領所有明園人,用辛勤耕耘和匠心筑就的經典之作。
20年,高樓平地起 孩子長大了
“看著明園樓平地而起,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!
年逾古稀的相國英,仍清楚地記得入職明園的日期——1997年11月17日。20多年來,從一位退休工程師返聘成為一名明園人,她發揮余熱,壯心不已;從明園技術管理中心的普通土建員到高級技術顧問,她腳踏實地,追求卓越;從明園世紀城到明園森林都市四期的項目建設,她嚴謹細致,顧全大局。
相國英初入公司恰逢明園世紀城的籌建,當時部門還有兩位更年長的老工程師,作為部門唯一的女同志,她卻主動要求跑施工現場進行項目監管。曾擔任過建筑設計、項目總監和工程監理的相國英,堅信工作無小事,細節決定成敗,不僅嚴于律己,每天奮戰一線,且嚴格把控工程質量關,連施工方也十分敬重她。
任職技術顧問后,相國英負責提供工程建設全方位的技術支持。在她看來,施工全程環環相扣,協同合作才能合理規劃、有序推進。不能只埋頭干活,還要抬頭看路,除了負責分內之事,還要顧及各個環節,按圖施工雖然重要,但很多時候更需要根據實際建造情況進行調整修改,直至研究出最佳的施工方案。
用于工作記錄的筆記本,相國英至今已經攢了厚厚一摞。正是由于凡事認真對待、從不推諉的工作態度,使她累積了廣博堅實的專業知識和系統全面的實踐經驗,施工中的突發狀況和問題,她往往能夠敏銳察覺,并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或方案,因此獲得領導、業主、合作方等多方認可,曾數次被評為優秀員工。
“我并沒什么厲害的本事,不過是逐步積累經驗,在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!毕鄧牟灰蜃约菏20年的老員工就擺老資格、有優越感,她喜歡跟公司的新員工、年輕人講述明園歷史,分享處事經驗,大家也發自內心地尊稱她為“相工”。
“敬畏自然,生態棲居,是明園景觀園林布局的重要理念!
80末的郭文輝,是明園人中的青年代表之一!白鍪抡J真、學習能力強、一直都在成長”是部門領導和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。
今年夏季,明園森林都市四期(靜安·慕舍)項目開始清除場地建筑垃圾及材料,進行回填土,需協調總包、分包等各單位共同執行。無論是三伏天的酷暑還是臺風天的大雨,郭文輝和部門同事都在現場監督、協調,有時候一站就是一整天,揮灑著辛勤汗水的團隊,井然有序地推進工程進度。
“做這行要實干,進度上不去或者效果出不來就是白搭,而且工地每天都在變化,應及時跟進提前把控,遇到問題立刻解決,避免造成施工浪費!备块T所有同事一樣,郭文輝每天都會跑工地勘察,因為在工作中需要與施工方、材料商和設計院等各單位的人協同合作,所以專業水平和溝通能力得以不斷提升。
而在建筑之外,另有一片講究“著意為之,無意出之”的天地。
上世紀70、80年代,擁有4個公園的上海造紙機械廠被評為“中國最美工廠”。如今,為了留住昔日之美,明園集團對廠內的原生大樹原址保留,建筑全部為樹木讓路,在城中營造了一個天然的桃源秘境。香樟大道的樹齡全部超過50年,雪松、龍柏、廣玉蘭等名貴樹種煥發生機,明園森林都市社區美不勝收。
2017年,明園集團出資千萬打造了上海第一條以櫻花為主題的景觀大道。這條櫻花大道以共和新路為起點,平型關路為終點,貫穿永和東路。春日時節隨風飄舞的花瓣,為申城新添了一處唯美浪漫、如夢似幻的風景線。
敬畏花與木,人在林中棲。擔任園林景觀設計主管以來,郭文輝愈發深刻地體會到明園所倡導的藝術生活理念以及對自然、歷史和文化的尊重。
“明園森林都市是典型的生態住宅,比如四期的生態水景、垂直綠化、中庭綠化和屋頂綠化,因造價高、養護難且在規劃之外,原可不做,但為了營造回歸自然的居住環境,集團還是堅持去做,建筑匠心筑就,景觀精雕而成,相信四期最終呈現的效果一定不負重望!
“看似簡單明了的,在明園都可能有重要的來歷和意義!
有人曾說過明園是地產界的黃埔軍校,技術管理中心的工程師們深以為然。他們大都有著常年在工地一線奔波的時光印記——皮膚黝黑!吧僬f空話、多做實事”是這群明園人的真實寫照。
訪談中,他們講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。
明園森林都市四期的外墻設計由石材飾面,經過集團領導的細致考察和精心比對,最終選定一種抗壓強度高、美觀素雅的天然花崗巖——卡拉麥里金。其荒料顆粒小、結晶細,花色細膩,顏色均勻,與國內外眾多飾面石材相比,具有色差小、光潔度高等優點,還常作為工藝品、藝術品的制品原料。
國內唯一能開采這種花崗巖的礦山,位于新疆奇臺縣卡拉麥里地區。從上海到礦區,由東至西3900多公里的距離,幾乎橫跨了整個中國。埋在地下的礦體需要挖出來進行初步切割,運至縣城加工并做好防護后,再由運輸車輛經過7天7夜的車程,才能運送到明園森林都市的施工現場。
此外,每年11月到次年4月,當地因大雪封山不能開采原料;而7月至9月,新疆的瓜果成熟,運輸車輛緊張、運費徒增。從礦石開采、達成合作到成品運抵,其中坎坷,不難料想。
曾先后數次前往新疆的明園人們,對這段尋石之旅仍然記憶猶新。
“從上海出發,歷經6小時的航程和3小時的汽運到達奇臺縣,途經農田、草原、沙漠,再乘車3小時才能到達無人區中的礦山。第一次去是3月份,新疆積雪還很厚,手機在礦區都沒有信號。第二次去是5月,也還很冷,會下雪,當時跟同事與供應商談合作,從中午談到凌晨2點,回到酒店已經沒有熱水洗澡!
在他們看來,沒有做不成的事,不管遇到什么困難,都要想盡辦法去實現。明園做的項目,有時看似簡單明了,實則花費很多心血,種種皆有其來歷和匠心,而整個過程對自身來說也是難忘而有意義的經歷。
無論過去、現在或是未來,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”的企業文化并非空談,“精工出細活,細活筑精品”的企業理念始終踐行。明園人們,一肩風雨人依舊,匠心共筑明園夢!